杭州市气象台:晴冬至未必烂年边

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4-30 12:45

昨天,杭州的天空虽然并不透蓝,但从气象上来说,依然可以算是一个大晴天。

不过,对于昨天的那个晴天,可能有不少人宁愿它不晴吧?因为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晴冬至,烂年边”,大致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天气晴朗,过年就会阴雨绵绵了。

而类似的俗语还有不少,比方说:“立冬晴,邋遢年”、“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等,说的差不多都是同一个道理。

冬至才一天,而过年会放假好几天,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用一个晴朗的冬至,换一个春节的阴雨,怎么算都不划算。昨天当你看到阳光时,不知道脑海里有没有曾闪现过一丝懊恼?或者心里嘀咕过一句:“宁愿今天落雨的。”

“晴冬至,烂年边”,这样的说法到底成不成立?有没有科学道理?有多大的概率?

昨天,快报整理出杭州近十年来的冬至日和除夕、年初一的气象资料,并采访了一些气象专家,想看看“晴冬至,烂年边”这样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杭州近十年的气象资料显示

只有2004年符合“晴冬至烂年边”

在“晴冬至,烂年边”这句话里,冬至和晴,是很明确的概念;但是,“年边”和“烂”就相对模糊不清楚了。

“年边”仅仅是指除夕,还是年前?年后?或者全部加到一起?

“烂”是指连续几天下大雨、大雪?或者仅仅只是小雨飘飘就算?

这些问题,古人在俗语里都没有讲清楚。我们暂时自作主张,选取过年最重要的两天——除夕和年初一作为“年边”;把下小雨的日子剔除到“烂”的范围之外,来做一个粗浅的统计分析。

根据杭州市气象台的统计记录,我们找出了从2004年到今年,共10年的气象资料,其中主要是冬至日、除夕和年初一,这三天的降水情况以及气温(详见右图)。

如果仅仅拿这3天做比较的话,这10年中,只有2004年符合“烂”的标准,因为那一年冬至晴,而除夕和年初一雨都下得不小。

2006年、2009年和2011年,冬至都晴,但紧接着的除夕和年初一,都各有一天下过雨或雪,因为下得都不大,所以不算“烂”。

按照这样的标准,近十年来,真正符合“晴冬至,烂年边”说法的,只有2004年一年。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粗线条的统计,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在此做个说明——

第一,在这个统计里,凡是不下雨的日子,我们都用“晴”来表示,忽略了气象上还有多云、阴天等的种类,方便了解;

第二,因为只比较了除夕和年初一,所以,有时或许跟实际情况有些出入。比方说去年,2月9日除夕,杭州晴,但是从2月7日到8日,杭州一直在下雪,2月9日那天杭州还有不少积雪,天气感觉并不好。

而且,作为统计样本,十年并不算长,只是一个抽样,供大家参考着看看。

除了样本分析,昨天,我们还联系了一些气象专家,想听听他们对于这句谚语的评价与分析。

不准的概率高一点

杭州市气象台

以前,我们也做过类似的统计,“晴冬至,烂年边”的说法,准确率最多也就50%的样子,一半一半的概率,这样的概率不算高。

民间谚语是古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气候在不断变化发展,有时古时的总结并不一定适用现在。

就我们的经验来说,“晴冬至,烂年边”,不准的概率高一些。

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监测

智协飞(天气在线中文网站联合创始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我的学生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晴冬至,烂年边”的准确率是比较低的。

或许古代时确实有那么几次,冬至晴朗,过年连续下雨或者下雪,于是古人就把这个当做一个生活小经验总结了下来,但真的一定准吗?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监测,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没有明显的必然联系。

这种规律并没有那么准

信欣(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

这样的说法不能算靠谱,但也不能算不靠谱。

我觉得“晴冬至,烂年边”内涵有一定科学性,那就是大气存在准周期的震荡,冷空气有一定的活动周期,就像潮起潮落一样,这段时间下雨,可能隔一定的周期后下雨的概率也高一点。

但这种律动并没有那么准。

而且就冬至来说,基本上是固定在12月21日或22日那两天,但每年过年的日子,前后相差可能会有一个月,有时是跟不上律动周期的。

我曾对“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做过数据分析,对北京来说,这个规律是很靠不住的。

同样,除节气外,古人们还发明、总结出许多饱含天气知识、人生哲理的小谚语。这些谚语的发明创造者大多已不为人知,但这些话本身,却因为有一定的道理,并没有被淹没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而是一代代被流传下来。

类似“晴冬至,烂年边”这样总结天气规律的谚语,其中有一部分也被现代科学所认可,它的内在科学是大气的韵律活动。

现代科学认为,大气是有韵律活动的。

地球的大气,好比一个大型乐队。风云雨雪雷电雾霜,就好比这个乐队演奏出的音色丰富的乐章。研究工作表明,在各种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感”。

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在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新明显起来。就像乐章里的节拍一样,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的直接演变关系,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像“晴冬至,烂年边”、“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气的韵律活动。

结论2:

强冷空气的震荡周期约为30天

但春节离冬至并不是每次刚好一个月

虽然大气有内在的规律活动,但这样的韵律并不一定会非常准确。因为就大自然来说,它稍微“打个盹”、“歇口气”,慢一拍或快一拍,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大气的律动是一个大的气候学概念,要放到很大的时间跨度,以及很大的空间尺度上去看的,并不像日常的天气预报那样,可以立马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说,就一般的规律而言,强冷空气的震荡周期在30天样子,前一股强冷空气和后一股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隔时间,经常会在30天左右。低纬度的大气震荡周期(也可以看成是暖湿气温活动)一般为40-50天。

也就是说,如果冬至刚好有强冷空气来,但没有暖湿气流影响,会是一个晴天;而一个月后,下一股强冷空气再来,而这时又跟上暖湿气流到来的周期,冷暖空气交汇,很容易形成雨或者雪。

但是你看,这样必须需要满足好几个条件,各个方面都要合拍才行。

另外,最关键的是,每年冬至的日期是大致规定的,但过年的日子前后就会相差很多,前后相差十几、二十天是很平常的。

规律和节拍哪有可能每次都配合得刚刚好?

结论3:

晴冬至是否会烂年边?

人们的关注力是问题的关键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热传的消息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就是网友们把萧敬腾叫做“雨神”,因为据说他到哪里,哪里就下雨,很灵。

真的那么神吗?

中国气象局官网“中国天气网”正儿八经做了一次统计,发现“雨神”的43天出行中,共有26天遇到了降雨,占总数的60.46%,几率只比抛钢镚高一点。

后来,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萧敬腾效应”。中国气象局说,这类似于墨菲定律和“孕妇效应”。

墨菲定律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作出的著名论断。对于这个定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越怕出事,越会出事。墨菲定律说,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孕妇效应”,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是个有趣的现象。意思是说,偶然现象随着自己的关注度增加后,就会让你觉得变成了普遍现象。比如孕妇就特别容易在街上发现其余怀孕的人,因为她不自觉地总会关注到“怀孕”这件事。

一洗车就下雨,萧敬腾一来就下雨,甚至晴冬至、烂年边,差不多都是这种心理的反应。

如果有一年冬至晴朗,而过年刚好下雨,你察觉到后,或许这个印象就会被深深印在脑海里。而另外那些晴朗、气温波澜不惊的春节,很可能就会忽视掉了。

加拿大外长:斯诺登必须返回美国接受处英国首相卡梅伦反对欧盟创建独立军队俄外长:叙总统未请求俄在其离职后保障54年前信息瓶重见天日 讲述科学家感奥巴马新年愿望善待记者 提名鲍卡斯任6岁女童未午休遭掌掴 老师承认因心情“节俭风”吹“瘦”年会 北京酒店大打奥巴马年终与记者“交锋” 坚称201奥巴马新年愿望善待记者 提名鲍卡斯任利比亚将允英美审讯利情报部门前负责人北京再次通报9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一周楼事:北上广深房价涨逾20% 万北上广深房价连续3月涨幅超20% 年广西武鸣准生证发放\"摆乌龙\" 当美称不撤销对印外交官起诉 印美外交风玻利维亚遭遇强降雨灾害 目前已有27外交官事件引发美印外交纠纷 美内部态医疗技术新突破:法国为病患移植人工心财经观察:欧洲银行业联盟前景备受争议国际观察:欧盟冬季峰会留下诸多难题拉斯穆森:若欧洲不增加国防经费 美或奥巴马年终与记者“交锋” 坚称201玻利维亚遭遇强降雨灾害 目前已有27奥巴马年终与记者“交锋” 坚称201外交官事件引发美印外交纠纷 美内部态德国:圣诞树里的“环保经”阿根廷冻结物价以遏制通胀墨西哥总统签署能源改革法案无人机在美国农场大显身手奥巴马称已有超过50万美国民众通过网奥巴马夫妇邀美国妈妈访白宫 宣传医改墨西哥通过里程碑式油价改革方案引发争走进世界八大奇景之一-- 新西兰米尔安倍政权强行通过秘保法 议员爬桌表抗普京与多国首脑会见均曾迟到 被封“迟被指违反美国证券法律 中石油公告证实纽约股市道指和标普指数22日创新高俄称沙特伊朗矛盾不可调和 但勿加深伊土官员称至少需半年才能决定与中国签导新闻人物:也门共和国总统哈迪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业饱受冲击 大豆种植专家:“以房养老”适合中国国情 明年黑龙江望奎公安局回应面积超标:夜间疲美国情报机构“搞砸了”浙江金华一废品收购站起火 2万多货物靠救济食品糊口的英国人在过去一年增长日本一男子新干线上称“膀胱要爆炸” 孟加拉国制衣厂再出事故 4层大楼起火广州:地面违法施工钻穿隧道 逼停地铁日媒:安倍联大讲话重视女性问题 防止